書名:笑談風雲·隋唐盛世
作者:章天亮博士
書籍形式:PDF
書籍頁數:690
文件大小:56.1MB
本書簡介
**注意:本品類為電子產品(非實體書),一旦售出,無法退款**
《笑談風雲》系列是章天亮主講的大型講史系列,涵蓋了從《史記》到《明史》中所有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大明王朝》是這個系列的第三部,詳細講述了從漢武帝駕崩到安史之亂結束的歷史,并在結尾處對整部系列作出總結。
作者簡介
章天亮博士是才兼文理、學貫中西的實力派學者,對古今中國與當代國際的諸多事務有深刻的洞察力。
他目前任飛天大學人文與科學系副教授,和YouTube政論頻道【天亮時分】主持人。
章博士還曾擔任過喬治梅森大學客座教授、《大紀元時報》主筆、新唐人電視台資深評論員、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客座評論員。
【天亮時分】2019年4月開播,截至2022年4月,已擁有38萬訂閱者,總觀看量超過一億次。
章天亮博士的主要著作有:
2003年,出版長篇紀實小說《出塵》;
2006年,參與策劃和主講的《漫談黨文化》DVD在中國大陸傳播數以千萬計;
2009年,出版政論文集《中國的和平轉型之路》;
2010年,編劇並出品電影《機緣》;
2011~2020年,和新唐人联合制作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共192集,約150萬字,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末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015年,與前歐洲議會副主席等學者合作出版《前所未有的邪惡迫害》;
2020年,在希望之城講授《中華文明史》,對塑造中華文明的三大精神支柱進行的系統地闡述,並澄清了許多誤導性的觀念。
序
中國人一貫注重歷史。這不全是因為我們歷史悠久的緣故。世界上有許多古老的民族,除了那些湮滅在廢墟塵土中的文明外,還有一些繁衍生息,直到當下,如古代的波斯和猶太民族。但只有中國人留下了連續五千年的信史記載,即使我們曾經被異族征服,但文化沒有斷裂,歷史代代相傳,這在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上實在是一個奇跡。
我們的祖先是軒轅黃帝,造字的倉頡則是黃帝的史官。這似乎暗示中國人發明文字的目的之一就是記述歷史。中國的文學創作,跟西方許多名著憑空杜撰出一個人物或故事不同,也大多有著歷史的原型。即使是被認為神話小説巔峰之作的《西遊記》,也是以大唐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為藍本的,《西遊記》第一百回中的《聖教序》則是唐太宗親筆御製之文。《水滸傳》出自《大宋宣和遺事》,如《三國演義》、《東週列國志》等歷史演義則更是源出正史。
皇帝設立史官,逐日忠實記述所發生的大事件,包括災異、戰爭、經濟、外交等,檔案館則保存關於詔命、藝文、官制、方技、水利等資料。到一個王朝滅亡後,由下一個王朝的儒生對前朝文獻加以整理,修成
正史。除此之外,各種「實錄」、「紀事本末」、編年、別雜史、地方誌等體例的書,也都在流傳,形成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庫,也是中國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讀史目的各有不同,不可否認的是讀史的趣味性。司馬遷作為《二十四史》的開山鼻祖,其筆下上至秦皇、漢武、韓信、項羽、劉邦等氣吞山河、縱橫天下的英雄豪傑,下至雞鳴狗盜、引車賣漿之徒,刻畫得呼之欲出,惟妙惟肖。趙氏孤兒、臥薪嘗膽、完璧歸趙、荊軻刺秦、霸王別姬等成了文藝作品一寫再寫、一演再演的題材。這些真人秀,比小説戲劇更精彩。
司馬光則在歷史中發掘出治國的智慧,將前朝興廢事加以總結,勸導國君力行仁政,故得北宋神宗皇帝賜名《資治通鑑》。
而中共也是要利用歷史的。戚本禹就是以《為革命而研究歷史》得到了毛澤東的賞識,躋身中央文革小組,成了風雲一時的人物。由於中共要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為中國歷史設立框架,因此將歷史
中最傳統的教人向善的價值觀和輝煌的成就棄之不用,中國大陸的歷史教育變成了農民造反事件集。歷史劇也常誇大人心的險惡和機詐權謀。這並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
如何探求歷史的真貌,它對我們當今的社會有何意義,這些問題若概要回答則過於抽象,一旦展開又連篇累牘,且與人的信仰和價值體系息息相關。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要特別感謝所有為之提供幫助、提出建議、意見和鼓勵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由於本人境界所限,書中難免疏漏錯誤。在史實的呈現上,我盡量遵循《史記》、《資治通鑑》等嚴肅史料的記載,至於觀點則僅為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歡迎讀者的批評與建議。
章天亮
2013年10月16日於美國飛天大學
目錄
本系列共45集,全書大約40萬字。每集内容簡介如下:
第一集 合久必分
兩漢滅亡都與外戚有關,之後三國鼎立。西晉統一後不久,胡人入侵、衣冠南渡,中國走入大分裂時代。
第二集 淝水之戰
北有五胡亂華,南有東晉偏安。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與東晉之間爆發淝水之戰。東晉政府的三大問題。
第三集 南北對峙
公元439年,鮮卑人拓跋燾統一北方,建立北魏;420年,南方東晉政權也為劉裕所篡。南北朝時代開始。
第四集 滅佛興佛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南北朝得到飛速s發展。北魏太武帝滅佛,梁武帝興佛。達摩來到中國,創立禪宗。
第五集 侯景之亂
北魏孝文帝漢化,引發“六鎮之亂”,北魏分裂;侯景趁機多次叛亂,南方生靈塗炭,文化經歷浩劫。
第六集 北周滅齊
東、西魏分別被高洋和宇文覺篡位建立北齊和北周。但強大的北齊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北周消滅。
第七集 身死國滅
北周皇帝宇文邕滅北齊,統一北方。隨後暴病身亡。北周宣帝荒淫無道,大權落入外戚楊堅手中。
第八集 隋主開國
楊堅生有異相,在掌握了軍政大權後篡位,建立隋朝。突厥概述。大隋第一外交家長孫晟簡介。
第九集 再造統一
隋文帝平定突厥;接著突破長江天險,擊滅南陳,結束了長達400年的戰亂,再次統一中國。
第十集 開皇之治
隋文帝開始以科舉選官、修糧倉、興筑大興城,開啓了一段和平而繁榮的盛世。中國選官制度的變遷。
第十一集 晉王奪嫡
獨孤皇后干政,和權臣楊素一起策劃陰謀,廢宰相高颎為庶民,並支持一直覬覦太子大位的次子楊廣。
第十二集 弑父疑雲
楊堅廢太子楊勇,次子楊廣繼立,三子楊俊病死、四子楊秀被廢。楊廣殺死了楊堅和楊勇,登基稱帝。
第十三集 窮奢極欲
隋煬帝營建東都、開大運河、修宮室,累死的工人達到十分之四、五,又造水殿龍舟,巡游無度。
第十四集 揮金如土
隋煬帝出巡的浪費超過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他造觀風行殿、移動城堡、瘋狂耀武和炫富,導致民窮財盡。
第十五集 窮兵黷武
隋煬帝南征越南和臺灣,與馬來西亞、柬埔寨及日本通使,西滅吐谷渾、東征契丹。遠征高麗,慘敗。
第十六集 烽火驟起
隋煬帝第二次征高麗,楊玄感造反。玄感不聽李密計策,兵敗被殺。隋煬帝大殺叛眾,株連幾萬人。
第十七集 瓦崗群雄
民變四起,翟讓占領瓦崗寨。李密前來投奔。大隋名將張須陀戰死。李密殺死翟讓,奪取領導權。
第十八集 太原起兵
隋煬帝在雁門郡被突厥包圍,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李淵在李世民的勸告下在太原起兵。
第十九集 江都政變
李世民出奇計直取長安。隋煬帝侍衛驍果因思鄉心切,發動叛亂,隋煬帝被殺。
第二十集 逐鹿中原
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李密被王世充擊敗,投降大唐。宇文化及稱帝。王世充稱帝。
第廿一集 天策上將
天下大亂,許多人稱王稱帝。李世民滅薛擧。李軌被殺。李密叛唐、被殺。李世民滅劉武周。
第廿二集 智勇絕倫
李世民用玄甲軍擊敗王世充,又擊敗並俘虜了竇建德。王世充投降、被殺。中國再度統一。
第廿三集 太宗登基
建成和元吉妒忌李世民的戰功和聲望,多次策劃要殺死他。玄武門之變。建成和元吉被殺,李淵禪位。
第廿四集 大戰突厥
太宗剛剛登基,突厥來犯。太宗單騎退敵。四年後,名將李靖以三千騎兵夜襲陰山,並一舉滅亡東突厥。
第廿五集 萬囯來朝
大唐滅吐谷渾、高昌,平定焉耆和龜兹,為西突厥更立新可汗。“參天可汗道”的開闢。文成公主入藏。
第廿六集 西行求法
貞觀三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到達印度求法。回國後譯經並口述《大唐西域記》。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第廿七集 貞觀之治
太宗仁愛節儉,勤政愛民、撰修經史、興辦學校、寬減法律、注重吏治和權力製衡,開創出貞觀之治。
第廿八集 垂範千古
太宗常懷謙卑之心,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又知人善任,人才濟濟,成爲明君的典範。
第廿九集 凌烟功臣
玄宗手下的賢臣房玄齡、杜如晦、李靖、徐世勣、魏徵等凌烟閣功臣簡介
第三十集 宮闈驚變
太子承乾在侯君集等人的支持下謀反,承乾被廢、侯君集被殺。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廟號高宗。
第卅一集 盛唐版圖
高宗即位后,一代名將蘇定方滅東西突厥、百濟、鎮撫吐蕃,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大唐版圖達到極盛。
第卅二集 廢后風波
太宗崩后,武則天感業寺出家,後被召回宮中。她殘忍殺死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被立爲皇后。
......
- 選擇項目後,整個頁面將重新整理。
- 在新視窗中開啟。